粉末冶金加工流程讲解。粉末冶金加工流程涵盖粉末制备、混合、成形、烧结及后处理五大核心环节,每个环节均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与质量产生关键影响。以下是对该流程的详细讲解:
一、粉末制备:奠定材料基础
粉末制备是粉末冶金的首要环节,其核心目标是获得粒度均匀、纯度高的金属或合金粉末。常用方法包括:
还原法:利用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(如氧化铁、氧化铜),制得铁粉、铜粉等。此方法适用于生产高纯度金属粉末。
雾化法:通过高速气流或液流击碎熔融金属,生成细小球形粉末。该方法适用于铝、铜等低熔点金属,生产的粉末粒度细、纯度高。
电解法:通过电解金属盐溶液制取高纯度粉末,如铜粉、铁粉。此方法生产的粉末具有优异的化学均匀性。
机械粉碎法:包括球磨、气流粉碎等,通过机械力将金属或合金破碎成粉末。适用于脆性材料,如硬质合金。
二、粉末混合:确保成分均匀性
混合环节旨在将不同成分的粉末按配方比例均匀混合,并加入润滑剂(如石蜡、硬脂酸锌)以提高成形流动性。混合过程中需注意:
筛分:去除杂质,确保粉末粒度分布均匀,避免大颗粒影响成形质量。
均质化处理:通过长时间搅拌或球磨,使粉末成分充分混合,避免局部成分偏析。
三、成形:赋予粉末初步形状
成形是将松散粉末转化为致密坯件的关键步骤,常见方法包括:
模压成形:通过模具单向或双向加压,适用于简单形状零件(如齿轮、轴套)。此方法成本低、效率高,但坯件密度均匀性较差。
等静压成形:将粉末密封在包套内,利用液体或气体均匀施压,坯件密度均匀性高,适用于复杂形状零件(如异形结构件)。
注射成形:将粉末与粘结剂混合后注入模具,适合制造高精度复杂零件(如电子元器件)。此方法成型效率高,但需解决粘结剂去除难题。
热成形:包括热压和热锻。热压是在加热状态下压制粉末,提高坯件密度;热锻是对烧结后的坯件进行锻造,消除孔隙,提升力学性能。
四、烧结:实现粉末颗粒冶金结合
烧结是粉末冶金的核心工序,通过高温热处理使粉末颗粒结合成致密金属结构。关键参数包括:
温度:通常为材料熔点的0.7~0.8倍,确保粉末颗粒发生扩散结合而不熔化。
气氛:采用真空或还原性气体(如氢气)保护,防止粉末氧化。
烧结类型:
固相烧结:温度低于粉末熔点,依赖原子扩散结合。
液相烧结:低熔点组分熔化,浸润高熔点颗粒,促进结合。此方法可显著提高坯件密度和强度。
五、后处理:优化产品性能
根据产品要求,烧结后需进行二次加工以优化性能:
精加工:通过车削、磨削等机械加工方法提高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。
浸渍处理:填充树脂或润滑油,改善耐磨性(如含油轴承)。
热处理:包括淬火、退火等,提升硬度、耐磨性或消除内应力。
表面处理:通过电镀、蒸汽处理等形成保护层,增强耐腐蚀性(如镍镀层)或防锈能力。